验房墙面空鼓问题
装修验房中经常会遇到墙面空鼓的情况,装修花了大几万甚至几十万,漂亮的新房却到处裂开,墙面鼓起,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时间长了铺在上面的瓷砖会掉下来。以后隐藏的危害,大家可想而知。参谋家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墙面空鼓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案。
墙面空鼓指室内墙面所使用底层或面层材料如乳胶漆、腻子、石膏、大白粉等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或者受潮等原因造成的墙面起泡,起翘,起鼓的现象。
空鼓形成主要原因
一、抹灰技术不规范。墙体基层抹灰前基层清理不干净,没按要求处理。对于不同材料的墙面,连接时没有按照规范设置钢丝网,墙面浇水不充分,外墙粉刷墙面没有分格或分格过大。
二、砂浆材料问题。施工中由于砂浆配比不当、水灰比过大、水泥质量不合格或水泥过期、水泥安定性不合要求、水泥掺量不足,沙粒过细、含泥量过大,砂浆未搅拌均匀等原因可能造成抹灰砂浆粘结力不够或者砂浆凝固后体积收缩大,导致抹灰层空鼓。
三、材料浸水不充足。铺贴前没浸水或浸泡不够。瓷砖(特别是釉面砖)在铺帖前应用水浸泡2小时以上,让瓷砖充分吸水后,取出阴干或擦净明水。如果砖体水份没饱和,就会过早吸收砂浆中的水份,导致砂浆收缩出现空鼓,还会影响粘贴强度。
四、填充物不饱满。瓷砖铺贴时砂浆不饱满或未将瓷砖轻轻敲打挤压密实。这是种情况是为了偷工减料,节省水泥砂浆,就是为了节约时间马虎了事。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多发生在包工包料时,为了追求低价,选择的瓷砖质量太差,怕夯实时把瓷砖敲碎了。
五、砂浆配比不合理。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比如沙粒过细、含泥量大、水泥安定性不合要求等原因,或者砂浆搅拌不均匀,不合标准。
六、基准面高低不平。一次抹灰过厚,没有分层抹灰或各抹灰时间间隔太近,抹灰总厚度大于35mm时未采取加强措施。
七、其它原因:各层抹灰层配合比相差过大,强度等级较高的水泥砂浆粉刷在强度等级较低的面层或石灰砂浆面层上;气温过高时,砂浆失水过快;抹灰后未适当浇水养护。
空鼓的危害
长期下去会形成地面起鼓,地板或地砖拱起来,墙面、天棚粉层脱落,影响了用户的使用,因此,规范里面只允许在踢脚线和地面找平层中出现少量的空鼓,其它部位是禁止出现这些问题的。
解决方法
清理墙面:以铲刀清除墙面已松动的腻子层。用铲刀无法清除的腻子层,可以用小锤子轻轻敲击,如果没有空鼓的声音,并且敲后仍不松动的地方可以保留原有的基层。
清洗墙面:用清洁水或洗涤灵将表面的浮尘、油污进行彻底清洗干净。
修补墙面:用精找平材料对局部损坏部位进行修补完整,用负离子耐水腻子找平整个墙面。
保温板裂纹的处理:用油灰刀把裂纹切开,尽量深一些,填入石膏。注意一定要填实,填均匀。然后用绷带、豆包布或白的确良布把出现裂纹的地方贴上,干燥后再刮腻子或做其他工艺的处理。如果裂纹比较严重,也可以用牛皮纸或报纸补缝,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钉钉子处理:当基层墙体平整和垂直偏差较大,局部抹灰厚度总厚度超过35mm时应在基层每隔一定间距以钉缠上麻绳的钉子等措施再进行粉刷。
涂刷底漆:待腻子层充分养护固化干燥后,涂刷1—2遍封闭底漆,并且防止漏涂。
涂刷面漆:待底漆完全干燥后,涂刷两遍外墙面漆。涂料涂刷时禁止过量兑水,尤其是深颜色的涂料兑水过多可能导致浮色发花等不良现象。